中文   |  English
北航教师

北航微电子创新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由北航在职教师、研究院平台研发团队以及博士后等构成。目前拥有国家级人才4人,团队规模3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比75%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占比90%。

赵巍胜,教授,博导。北航微电子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2018),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 总主编(2020-2023),IEEE 电路与系统学会Guillemin Cauer,Darlington及Outstanding Youth Author最佳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主席(2020-2023),IEEE Fellow Selection Committee委员(2021-)。中国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21-2026),教育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2021-2026),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8-2021),工信部“空天信自旋电子”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教育部长江学者(2020),科学探索奖(2021),华为奥林帕斯先锋奖(2022)。

赵巍胜教授于2007年获法国南巴黎大学(现巴黎萨克雷大学)物理学博士,200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终身职位)与法国南巴黎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法国科学院基础电子研究所的自旋电子器件设计及建模团队,2011-2013年担任法国南巴黎大学校长助理负责中国事务,2013年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月组建自旋电子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14年与自旋电子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费尔教授共同组建费尔北京研究院并担任院长。

赵巍胜教授长期从事自旋电子学、新型信息器件、非易失存储器等领域的交叉研究,2013年归国后开展超低功耗自旋存储及逻辑相关研究领域,提出了将自旋轨道矩与自旋转移矩结合实现高速读写的新型自旋电子存储器件,研制了基于钨薄膜的超高隧穿磁阻效应隧道结器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核高基研发计划等项目。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在 Nature Electronics、Proceedings of the IEEE、PRL、PNAS 等高档次期刊或IEDM等顶级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5篇,总索引超过 18000次,H因子70,国际会议邀请报告(TMRC,NVMST,DATE等)120余次,专利150余项(产权转让或授权使用50余项);2018年起担任欧盟杰出研究学者项目(ERC)评委会委员,曾担任IEEE IEDM 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2021-2022),曾担任2016年 第12届ACM/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noscale Architecture 大会主席,2020年第30届 ACM Great Lakes Symposium on VLSI大会主席。2020-2022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2019年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获得北京市海淀区“五四奖章”,2020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入选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创建北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1),主讲研究生课程“现代微纳电子学”入选“北京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主讲本科生课程“自旋电子科技前沿”入选“北京优质本科课程”(2021),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前沿系列教材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相关教材“自旋电子科学与技术”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战略布局 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集成电路拔尖创新人才;2022年度)。

温良恭,北航“卓越百人”计划特聘副教授。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工学博士,现任北航微电子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06-2016年间任欧洲微电子技术研究中心(IMEC)全职终身研究员,并担任10纳米以下CMOS先导工艺集成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欧盟及国际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10纳米以下先导工艺研发项目取得了重大科技进展,与世界主要微电子芯片公司(包括英特,三星,TSMC等科技集团)进行了多项合作。

聂天晓,研究员,博导。北航“卓越百人”和“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职北航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从事科学研究。主要针对铁磁半导体,拓扑绝缘体,CoFeB等自旋电子材料的生长和物理特性展开研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型超低功耗自旋场效应晶体管和磁随机存储器件的研发,来解决目前以CMOS为元器件的芯片功耗瓶颈。到目前为止,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34篇,包括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Google scholar总引用1100多次,H因子16。3本英文专著章节邀请撰写,以及授权2项国家专利。聂天晓博士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应急管理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研发专项核高基分课题等,进行新型超低功耗自旋电子逻辑和存储器件研究。留美期间,聂天晓博士还先后申请和参与多项自旋电子材料和器件相关的美国基金申请,包括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资助项目等。

朱大鹏,北航“卓越百人”计划特聘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入职北航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从事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主要致力于功能薄膜及其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结构、磁性、电输运等物性表征,自旋轨道矩以及电流驱动磁矩翻转,自旋电子与自旋光电子器件等。近年来在Nature Phys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4篇。

雷娜,副教授。2008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基础电子研究所做博士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员。2013年12月入选北航“卓越百人计划”,并于2014年6月正式加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领域主要包括: 纳米磁学、分子束外延和自旋电子学。在金属薄膜的分子束外延,和氧化物的激光分子束外延,以及自旋电子学器件制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张学莹,副研究员。北航微电子创新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201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双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被评为北航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7月入职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并派驻北航青岛研究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研发、磁光克尔成像技术、磁性动力学、新型自旋电子器件的设计、磁性传感器的设计开发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研发项目等,参与青岛市磁传感芯片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青岛市磁传感芯片重点实验室建设、青岛市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高端智能传感芯片研发项目等。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中国首套商用高分辨率磁光克尔综合测试系统,研发高精度磁滞回线磁光测试仪,晶圆级磁场探针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多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获得“崂山拔尖人才”、北航“小米青年学者”等称号;带领团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金奖、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等。

成元庆,讲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导师,李晓维研究员。2012-2013在法国CNRS-LIRMM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导师Patrick Girard研究员和Aida Todri-Sanial研究员。2013年底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谢源教授课题组做学术访问。目前为CCF高级会员,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委委员,ACM/IEEE/IEICE会员,欧洲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与测试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欧洲PATMOS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 on CAD, IEEE Trans. on VLSI, Elsivier Integration Jounal, Elsivier Microelectronics Jounal特约审稿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航“蓝天新秀”专项基金1项。在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航天二院航天科学基金1项。参与编纂英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包括ICCAD, IEEE Trans. on CAD, IEEE Trans. on VLSI等在内40余篇学术论文。荣获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林晓阳,讲师。2010年及2015年先后于清华大学获理学学士及博士学位(导师:姜开利教授)。2014年于法国南巴黎大学访问,2015年8月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发表SCI论文超过20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pplied、Applied Physics Letters、ACS Nano、Nano Research等期刊的论文多篇,累计引用超过600次;拥有3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高技术专项(年度经费25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担任Physics Letters A、IEEE Trans. Nanotechnol等期刊的审稿人。先后获得吴有训奖(清华大学物理系)、北航“我爱我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奖项。

王昭昊,讲师。2015年10月毕业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 (Univ. Paris-Saclay),获博士学位。2016年3月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长期从事自旋电子器件建模及电路设计等相关研究,近五年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SCI论文20余篇,曾在ISCAS、NMDC等国际知名会议作邀请报告,担任IEEE-TCAS-I、IEEE-TNANO、IEEE-TMAG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

该版权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所有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